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李晓林
发布日期:2012-01-10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李晓林
Li  Xiaolin
(1958-- )
    李晓林,河北省遵化县人。生于1958年。全国优秀教师。
    李晓林于1978年3月至1981年12月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读本科,1982年1月至1984年12月攻读硕士,1984年12月留校任教。1985年9月至1987年3月在德国进修学习。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原单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1989年4月至1990年8月在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合作研究,完成博士论文工作。1995年3月至1995年6月在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合作研究,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在英国女王大学合作研究。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李晓林主要从事植物根际营养调控、植物菌根菌生物技术、营养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通过多年研究工作创建了AM菌根菌原位培养技术和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其中定量研究菌丝养分吸收潜力的网膜隔室方法被国际菌根权威专家、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S.Smith教授编写的研究工具书《菌根研究技术》收录,并被国际菌根研究同行广泛采用,推动了菌根共生作用机理研究的发展;阐明了丛枝菌根真菌活化土壤难溶磷的主导机理,通过同位素失踪等技术证明丛枝菌根真菌具有分泌质子,活化菌丝际土壤难溶性磷酸盐的能力,和分泌磷酸酶活化介质有机磷的能力,展示出菌根真菌协助植物高效利用土壤潜在难溶性磷素等紧缺养分库的巨大潜力;揭示了地下同种植物之间及其不同植物之间均能形成菌丝桥的普遍性,通过同位素失踪技术明确了同种植物之间以及不同种植物之间通过菌丝桥进行磷、碳和氮素养分传递的双向性特征,定量了三叶草-黑麦草和玉米-大豆体系间的菌丝桥养分传递潜力,明确了菌丝桥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传递功能和重要生态意义;利用转移Ri?tDNA胡萝卜根器官无菌培养技术,首次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成功完成菌根真菌的无菌培养,并系统研究了该菌根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污染土壤植被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植物都可形成菌根共生体,详细研究发现菌根的形成可明显提高植物对污染环境的适应性,并首次证实砷超积累植物蜈蚣草与特定菌根真菌形成菌根后可改进对砷污染的生物修复效率;初步建立了我国极端环境中丛枝菌根真菌种质资源保藏库,筛选出适用于多种作物的高效菌株,并在生产中显示出安全无污染菌根生物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根据水氮平衡管理机制,综合考虑作物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供应特点,开发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氮素调控专家系统,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水分养分合理调控提供了新方法。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国家公关和国际合作等研究项目。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多篇,主编和合作主编专业著作6本。1992年获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研究类一等奖,同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6年入选国家人事部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1997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获宝钢教育基金特等奖,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马文芳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