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鲍文奎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鲍文奎
Bao Wenkui
(1916--1995)
鲍文奎,祖籍为浙江省宁波县。生于1916年5月8日,卒于1995年9月15日,享年79岁。作物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植物多倍体遗传育种的创始人。
鲍文奎于1935年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1939年毕业后,由金善宝教授推荐,同蔡旭一起到四川省农业改进所麦作股工作,任技佐、技士。1942年参加李先闻领导的细胞遗传研究。1945年起兼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和华西协和大学理学院农艺系讲师。1947年夏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工学院生物系,进行链孢霉菌的生物化学遗传研究,1950年6月获博士学位并回国。归国后担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食粮组副主任、副总农艺师,此间他建立了禾谷类作物多倍体实验室,探索谷类作物多倍体育种。当时,因受苏联李森科学派影响,这项育种研究于1954年冬被迫停止,1955年7月重新开展工作。1956年10月,他调到北京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筹备处工作,任作物所研究员,并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兼职教授。1958年12月后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并曾出任副所长。此外,他曾兼任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小黑麦协会副主席等职。他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鲍文奎是中国八倍体小黑麦研究的创始人。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决心应用细胞遗传学理论,开辟农作物育种新途径。面对激烈的国际遗传学派之争,他认为,摩尔根着力研究的由基因组成的染色体,的确是生物遗传性状传递的物质基础。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正是物种发生变异的内因。掌握了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利用有利的变异,便能改良作物品种。他坚信"新物种可通过多倍体途径飞跃产生"的理论,几十年来,他倾注了全部心力,潜心研究禾谷类多倍体遗传育种。他采用染色体加倍技术,改良现有作物品种的特性,培育了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创造了小黑麦原始品系4 700多个和其原始品系间的杂交育种,培育出抗逆性强、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95个,其中八倍体小黑麦育种研究基本上解决了结实率和种子饱满度问题。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培育成功,被认为是世界未来小麦新类型,并使我国成为这一品种国际上首先推广应用的国家,使我国贵州、甘肃、宁夏、四川等世世代代吃粗粮的高寒山区农民也能吃上可口的细粮。八倍体小黑麦研究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鲍文奎主持选育的同源四倍体水稻育种研究,新品种具有比普通水稻秆矮、穗大、粒大、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经济性状,居世界领先地位。
鲍文奎著有《禾谷类作物的同源多倍体和双二倍体》一书,及《中国的八倍体小黑麦》、《小麦矮生性的遗传》、《关于五倍体小麦杂种的遗传评论》、《普通小麦的减数不配对基因》等20余篇论文。
(高瑞霞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