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钦俊德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钦俊德
Qin Junde
(1916-- )
钦俊德,浙江省安吉县人。生于1916年4月12日。昆虫生物学家,中国昆虫生理学的开拓者。
钦俊德于1936年考入浙江大学生物系,因获梁士诒奖学金转学到东吴大学,于1941年毕业,同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停办,他被迫辍学,后到安徽屯溪江苏临时中学任教。1943年到燕京大学生物系任助教,1944年到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昆虫组任助教。1946年考取教育部第二届公费留学,被派往荷兰学习动物学。1947年秋进入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院攻读昆虫生理学,1950年初获理科博士学位,后去美国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任荣誉研究员,从事研究工作。1951年初回国,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工作,研究东亚飞蝗的生态、生理和根治蝗害的策略。195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昆虫研究所,他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昆虫生理研究室,担任主任、研究员,继续东亚飞蝗的研究。曾兼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昆虫学译报》主编,《昆虫学报》副主编、主编等职。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钦俊德作为一个开拓者,在中国昆虫生理学这块处女地上辛勤耕耘40余载,为完成生产任务,为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揭示了昆虫与植物的生理关系,阐明了昆虫选择植物的理论。20世纪40年代末,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链索理论;80年代,他写成专著《昆虫与植物的关系》;他提出了昆虫食性的特化从感觉适应开始,随后影响到营养和代谢;他研究了飞蝗、棉铃虫、黏虫等多种害虫的食性和营养及植物成分对生长和生殖的影响;他以昆虫天敌为对象,研究并提出了七星瓢虫人工饲养的配方,解决了利用人工饲养饲料的难点;他研究并明确了东亚飞蝗卵期对环境适应的特点及浸水与耐力能力,对测报蝗害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东亚飞蝗、七星瓢虫和赤眼蜂的科研成绩曾获国家级自然科学成果二等奖。他发表论文70多篇,撰写、翻译7本书籍。
钦俊德作为中国昆虫生理学的开拓者,除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就外,在推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培养了从事昆虫生理学各重要领域(如食性、营养、生殖、激素、神经和感觉等)大批人才。在教学方面,他除在京津地区的大学首次开设昆虫生理学的课程外,还结合学会的工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和组织活动,对全国范围的昆虫生理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他精通英、俄、法、德、荷等文,曾将昆虫学家陈世骧教授的20万字《进化论与分类学》一书译成英文,将中国科学著作介绍到国外;他曾将俄国库兹涅佐夫50万字的专著《昆虫生理学》由俄文译为中文;他还主持翻译了国际上第一本40万字的《昆虫生物化学》及数集《昆虫生理学研究进展》,促进了中外学术交流。
 (高瑞霞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