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蔡旭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蔡旭
Cai Xu
(1911--1985)
蔡旭,字勖敏,江苏省武进县人。生于1911年4月14日,卒于1985年12月15日,享年74岁。小麦栽培及遗传育种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小麦杂交育种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小麦育种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蔡旭于1930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先学蚕桑,后转入农艺系,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9年至1945年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士、技正。1945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和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进修、考察。1946年回国后任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副教授。1949年后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教授(1956年被评定为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农学系主任、研究院副院长、副校长等职。曾担任或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北京市作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全国小麦专家顾问组副组长,北京市小麦科技顾问团团长等职。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七、八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蔡旭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半个多世纪,做出了重大贡献。早年,他在金善宝教授指导下,选育出闻名全国的小麦品种"南大2419",推广面积近亿亩,为中国小麦种植史上推广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个良种,也是中国大面积推广的第一个抗锈品种。他曾经含辛茹苦地搜集到国内外小麦原始材料3 000余种,为中国小麦品种资源和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1949年,他发表了《小麦成株抗条锈病遗传研究》一文,这是中国小麦抗条锈病遗传研究中第一篇论文。几十年中,他及其所主持的小麦育种组先后培育出4批20多个小麦良种,其中"农大183"、"农大36"等是中国自己杂交育成的在华北北部推广的第一批抗锈小麦良种;"农大139"、"农大155"、"东方红1、2、3号"等五个品种曾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河北省科技大会奖。
几十年来,蔡旭结合育种实践,写出几十篇论文,并主持或参与了大学教材和专著的编写。他撰写的《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品种特性遗传传递规律和亲本选配问题》等文章,对育种目标的制定、原始材料的筛选、亲本的选配、性状的选择、杂种的培育等工作均起到指导作用。
蔡旭教授十分注意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他强调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经他主持制定的农学系教学计划就体现了这种思想。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先后培养了十多名研究生。
蔡旭几十年如一日,倾注全部心血于小麦遗传育种事业之中。1985年,虽然他的病情几次恶化,但他仍不肯间断工作。临终前,他的床头就是一叠资料和一个手电筒,那天夜里,不知他又工作到几点。他的一生,深深地感染着熟知他的人们,他逝世不久,校内外35个单位和950位个人捐款,于1988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农学楼前塑立他的纪念铜像,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高瑞霞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