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李先闻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李先闻
Li Xianwen
(1902--1976)
李先闻,祖籍广东省梅县,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县(原四川省江津县)。生于1902年10月10日,卒于1976年7月4日,享年74岁。细胞遗传学家、作物育种学家、生物学家,中国植物细胞遗传学的奠基人。
李先闻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获学士学位,并赴美国普度大学园艺系继续求学。192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进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主修植物细胞遗传学。1929年取得博士学位并回国,先执教于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继而赴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从事蚕体细胞遗传研究。从日本回国后,他先后在东北大学生物系、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国立清华大学、河南大学农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等单位任职。1938年至1946年,他在作物遗传学研究和作物育种栽培研究两个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培养出著名玉米育种家、细胞遗传学家李竞雄和著名作物遗传育种学家鲍文奎等专家。1946年,他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艺学系主任。1948年7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48年底赴台湾任职。1954年受命筹建台湾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并于1962年出任所长。
李先闻研究领域广泛。早在1932年,他就开始对小麦、玉米、粟等农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在小麦育种工作中,他最初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后来开展了细胞遗传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是早期中国学者在该领域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此后又开展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并与助手们首先发现了玉米不正常花粉发育的突变体。同时,他在继续进行粟的种间杂交实验时,从一种珍珠粟中发现了"四倍体"。抗战期间,他与李竞雄、鲍文奎合作,继续致力于麦类与粟类作物细胞遗传学的深入研究。在秋水仙素引变植物多倍体、粟类远缘种间杂交及其进化、小麦染色体联会消失基因、小麦矮生性状的遗传分析等方面,获得了独创性的研究成果。他在担任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胞遗传研究室主任期间,陆续开展了小麦、粟、甘蔗、玉米、高粱及有关种属的染色体与性状之间关系的多个课题研究。他在开展甘蔗细胞遗传学和甘蔗育种与栽培实践的研究中,亲自指导甘蔗品种的改良,为台湾糖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台湾农民誉为"李半仙"、"甘蔗之神"。
李先闻在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他应邀出席了第九至十一届国际遗传学大会,并当选为第十一届国际遗传学大会的副主席。此外,他还参加了历届太平洋科学会议和国际植物学大会。他的事迹被分别收入美国和英国出版的《世界科学名人录》和《世界放射生物学名人录》。凡此种种,充分说明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植物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引路人。
(刘建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