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张肇骞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张肇骞
Zhang Zhaoqian
(1900--1972)
张肇骞,字冠超,浙江省永嘉县(今温州市)人。生于1900年12月,卒于1972年1月18日,享年72岁。植物学家,中国现代植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张肇骞于1920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1926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生物系,并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33年赴英国皇家植物园及爱丁堡植物园留学,研修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区系学。1935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广西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植物研究所主任和国立浙江大学教授。1941年被聘为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生物系主任。1946年以后在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工作。1949年,华北大学农学院接管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他被聘为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后被评定为一级研究员)并兼任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等职。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4月20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和农业科学小组召集人之一,并兼任华南植物园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57年后,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华南热带生物资源考察队队长、中华自然科学学会联合会广东省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代所长等职。
张肇骞毕生与植物打交道,对菊科、堇菜科等植物的分类有较深的研究,写成了《中国菊科植物之观察》、《中国菊科之新种》、《海南菊科志》、《中国西南部堇菜属之研究》、《中国菊科的一新属》、《千里光属及其近缘各属之新种》、《齐头绒属在分类系统上位置的研究》、《十年来的中国科学中国植物分类和区系学》等论著,并参与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中国植物科属检索表》等书的编纂工作。他以特有的热情与毅力,积极促进植物分类研究工作的开展,不断培养年轻的一代,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从单一的植物分类研究机构成为综合性的植物研究机构。他注重在生态学、地植物学方面培养干部,并不断充实土壤、气象、地理、微生物和化学分析等方面的人员,调整分类研究室,组建植物资源堂,邀请留美归国的学者主持植物生理生化的研究工作。他还选派人员到南京大学进修苔藓学和古植物学。他特别强调应用与发展研究,重视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为了寻找向大陆引种亚、非、拉热带植物的中转站,他于1964年春亲自带队到海南做环岛考察,选定崖县落笔洞作为植物引种驯化基地,积极开展引种驯化工作。此外,他重视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协作,先后聘请多所高校的教授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兼职进行研究工作。
张肇骞学术思想活跃。著名的奥地利植物学家翰德马捷迪早年对他的评价是"非常聪明的年轻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拉丁语等多种语言,先后发现植物新种75个、新变种7个及新改名的植物13个。"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忠诚做人,贡献科学事业"是他一生的写照。
(刘建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