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校园记忆
“有心的”农大雕塑
发布日期:2015-04-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农学院

 

    校园雕塑作为校园里的一大物质景观,积淀着农大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农大的雕塑可谓极多,绝非“奇”一字可以形容。他们静静地树立在校园里,年年岁岁陪伴着同学们生活、学习,不仅时而被同学们视为地标性建筑,更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我校110年校庆来临之际,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农大雕塑、了解农大历史,小编特别采访了我院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李险峰老师,让李老师带我们走进农大雕塑以及——雕塑背后的故事。

承载历史的农大雕塑

 

 

西区的老校门雕塑位于校史馆前,为2005年迎接我校百年华诞之际,依照中国农业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校门复原修建而成。老校门俨然已成为我校历史的标识,它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温和地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的农大学子们,却将承担起惠农兴农、为民富民的责任重重地放在我们心上。在老校门雕塑后的校史馆内,记载着这样一段话:“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正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东校区主楼前毛主席的雕像,西校区颐园前的草地中神农的雕像,玉米楼前的李竞雄先生的雕像,园艺楼旁蔡旭先生的雕像,主楼东侧坐在长椅上的俞大绂先生的雕像以及在校史馆西侧的李连捷先生的雕像都是人物雕塑作品。李险峰说:“所谓人物雕塑,就是要将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场地的精神和状态真实地塑造出来。设计李先生和俞先生的动作神情时我看了大量的图像影像资料,走访了他们的家人、学生和熟悉他们的人,让他们的整个人物形象一点点在脑海中成型。”

   

 

李竞雄先生1948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于同年归国,1949年至1972年在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任教,为我国遗传学和玉米育种事业培育了大批人才,是学校非常得力的教授。李先生的为人十分耿直,他甘于奉献,严谨求实,追求真知,成为学术道德的典范。所以李险峰将他的坐姿设计得落落大方、随性自然,而他的脖子却是挺得笔直的,就是为了突出他的人格特点。李竞雄先生谦虚的品德、百折不挠的求知精神,将在中国农大发扬光大,李竞雄先生的精神在中国农大永存。

 

    蔡旭先生曾任我校教授、副校长。他热爱自己从事的专业,达到了入迷的程度。只要一走进小麦试验田就会忘掉一切,当然也忘掉时间,一干就是到天黑。他不怕烈日严寒,风吹雨打。下雨时打伞下地,降雪时带扫帚入田,腿脚不便时拄拐杖也要到麦地里观察。80年代初,他年逾古稀,又患心脏病,行动需借助手杖。但他坚持每天自带午饭乘公共汽车去东北旺小麦试验地工作。1989年为弘扬他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他的同事和学生们在我校农学楼前树立了蔡旭半身铜像,以志纪念并昭后辈。

   

 

李连捷先生1947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前身)教授,与陈华癸先生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土壤肥料学系。对于李连捷的学生来说,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教授、科学家。他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科学态度,他兢兢业业、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他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都是从书本上得不到的宝贵精神财富。因而,他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他坚决反对“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处世哲学。对社会问题和学术问题,他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决不趋炎附势、推波助澜。

 

俞大绂先生是一位和蔼可亲、朴实无华的老人,他是曾是农大的校长,却从不端架子。毛主席曾说:“农业大学怎么能在城市里呢?”就把整个大学都迁到了农村去,而俞先生四处奔波、为全校师生请命,才又让校区搬回了市里。他的家族声望极高,而他一生都只是在安安静静地研究与政治毫不相干的农业,育人子弟;他身为大学校长,清廉自持,纤尘不染,身着布衣,粗茶淡饭,深受师生们的敬佩。所以李险峰将他的雕像设计成一位坐在长椅上看书看累了休息一会儿的老人,书搁在腿上,若有所思地望着远方。

 

辛德惠先生的雕像在旧教门口,是我校百年校庆时曲周县敬赠的。辛德惠先生出身农民家庭,立志兴农强国富民。辛德惠先生1950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前身)土壤肥料学系,195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上世纪70年代,由于深受盐渍危害,全曲周县亩产粮食只有几十公斤。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大)派出辛德惠等6名专家进驻曲周,开始改土治碱,经过10多年的艰苦治理,盐碱地逐步变成了米粮川。到1987年,曲周县盐碱地面积减少了近7成,灌溉面积增长了1.35倍,粮食亩产由50多公斤提高到了500多公斤。 从1973年踏进曲周到离世,辛德惠在曲周度过了27年时光。遵从辛德惠院士的遗愿,他的部分骨灰被运回曲周,长眠在他为之操劳的这片土地上。

灵动别致的农大雕像

 

 

04年西区进入了一个建设校园文化氛围的全新时期,当时学校派给了李险峰一个任务:在你认为最合适的地方,设计一件你认为最能体现当代农大特色的雕塑作品。这是一个很广泛的命题,李险峰老师那段时间就整天在学校里转悠来寻找灵感。当时我校克隆羊、克隆牛的技术一度成为热门话题,所以他最后决定在新教和旧教之间的那块草坪上做文章,摆放几只吃草的羊。那几只羊看上去结构简单,但做起来是相当费功夫的。李险峰告诉记者,从设计开始,要反复探讨修改设计图,然后做成小稿,小稿取得认可后后做成等大的泥塑模型,再做成玻璃钢的模型以便在上面画线,拿到工厂去,工厂的工人们按照画的线将金属一点点焊上去。而雕塑的焊接点太多,金属就容易变形,变形后又要锤炼。当时一只羊就不断地在焊接与锤炼间反反复复花费了不少时间,所以五只羊做出来耗了不少心血。但是正是这样的严谨的选材与锻造态度,这几只羊到现在依然结实,在上面坐人都没问题。让李险峰欣慰的是,大家对这五只羊的认可也是有目共睹的,人们路过的时候都喜欢去摸一摸,有的老奶奶也会带着小孙子去玩,毕业的同学会抱着那几只羊合影。不管是春天草坪花卉都开始复苏的时候,还是秋天落叶纷飞的时候,那几只羊就好像一直都在那里安详地吃着草。李险峰说:“这便是公共空间艺术,让人有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有双脚踏实地踩在大地上的感觉。而这几只羊给我们的感觉只能在农大有,这便是我们农大特色的体现。”

     颐园食堂前有一对大小熊猫在梳头,那是天府之国四川的校友为庆母校百岁诞辰所送的。

西校区园艺楼前的“拓荒牛”雕塑,象征着农大人勤勉、开拓的精神,雕塑与背后显露出的“中国农业大学”字样遥相呼应。

开放成长的农大雕塑

“校园里的雕塑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是为校园里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文氛围所设计的一件作品。凭自己的艺术感设计出来、纯艺术的意识形态的作品也应该符合校园文化特征。”李险峰说道:“然而我还是在思考:什么样的雕像可以涵盖到我们新时代农大的精神特色?”


 

“东区体育馆对面有一个剖开的彩色球体雕塑。球是在相同体积的物体中表面积最小的,也是最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的物体,因为它蕴含了张力。剖开后的球体形成了不断增大的彩色阶梯,就如同这个球体释放出了能量。”李老师说道,“一层层阶梯象征着我们的同学在大学校园中在知识的助力下不断攀登、不断成长,也象征着我们的校园是和谐的、有秩序的整体;一层层变化的颜色则代表着在大学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具有动感的。这个具有反光材质的球体正好印衬出鲜绿的草坪和树木以及来来往往的人群,同时也反映了其中的人文与自然结合的本质。”


 

通往和园的七八号楼之间,有一座捧着书阅读、裙裾飘飘带着微笑的少女,那是哈尔滨校友敬赠母校的礼物,被农大学子称为“农娜丽莎女神”。

 在西区网球场南侧争夺橄榄球的两位运动员的雕塑是为了纪念农大橄榄球队而修建的

 

 

学校两座长翅膀的人的雕塑,分别在东西区,他们舒展的姿态与翱翔的双翅象征着腾飞与理想。

结语

一座雕塑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在这个环境里有更好的艺术体验,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整体的艺术氛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对于雕塑的理解都有不同,但是设计者赋予每件作品的意义肯定是积极向上的,并希望有心者看到它时能感悟出什么。李险峰老师说:“我支持大家从雕塑中发现‘正能量’的新意,趁着这次机会,我也想说一下我的心声,我希望同学们能多多爱护这些已安静地陪伴我们走过岁月的雕塑,如果可以的话,能提议学校修缮一下有些已经破损的雕塑,毕竟它们也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之一。而同时,我希望同学们能具备一定的雕塑鉴赏能力,能从学校的雕塑里看到它的设计理念,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感悟它所蕴含的‘农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