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校友故事
【校友故事】芦宏玉(16届园艺本):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树莓 用梦想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9-07-23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会

在八公山区山王镇李咀村,有这样一名大学生,他毕业后没有选择继续读研,也没有留在城市当“白领”,而是选择回到农村创业,种植树莓。这名大学生叫芦宏玉,201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专业;如今,他是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用他的话来说:“未来的农业属于有理想的年轻人。”




7月7日,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来到芦宏玉的绿达家庭农场。正值树莓成熟之时,一大片长势良好、娇艳饱满的红树莓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90后”是一群有激情,敢于创新、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他们逐步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芦宏玉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芦宏玉父母早些年在村里承包下十几亩土地,在芦宏玉回来之前,其父母主要种植一些蔬菜水果,直接供应当地的饭馆和商店,经营方式相对粗放,收益十分微薄。作为“90后”中很普通的一员,由于自己的热爱和受父母的影响,2016年,芦宏玉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专业毕业,并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但他毅然做出放弃在北京继续深造和工作的决定,回到家乡,选择立足农业。






当别人问芦宏玉,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为什么不去上班,而选择农业这条最苦最累的路时,他说:“我本身来自农村,自始至终对农业就有一定的热爱,现在的农村和过去已经不一样,现代化农业需要懂技术、懂市场的创业者。我希望自己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一番作为,在新农村的美好建设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咀村背山面河,土地平坦,水源丰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温床。芦宏玉回到家乡以后,接手了父母承包的土地,并马上将面积扩大了一倍,正式注册了绿达家庭农场。芦宏玉在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后,决定把树莓引入家乡。芦宏玉介绍说,“树莓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生命之果,具有非常好的营养保健功能,跟蓝莓一样,是第三代黄金水果。因其富含超氧化物歧化酶、花青素,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保健的今天,树莓种植与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引入树莓之后,芦宏玉对农场的格局进行了设计和改变。将农场土地划分为种植区和养殖区,种植区改变了从前蔬菜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树莓为主、蔬菜为辅的格局。养殖区里盖起了现代化的猪舍,养殖区产生的粪便是天然的农家肥,循环农业链条初步形成。芦宏玉说,他的目标就是形成以树莓种植为主体,建设一个现代化、科技化、生态化、规模化的农场。


由于树莓果实采摘后,常温下难以长期保存,芦宏玉研究的重点是对树莓进行再加工。目前,芦宏玉已经开发了以树莓为原料的果酒、果酱和果汁,销路逐渐打开,收益也很可观。芦宏玉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在深加工上做文章。他的目标是围绕树莓加工做深做广、不断创新,这样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树莓,共同致富。


“身为一名青年创业者,在新农村建设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充满信心。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农业,扎根基层,建设新农村。”芦宏玉认为当一名新时代农民,需要很多知识,因此他一直不断学习,包括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研究等,他琢磨怎样更大程度地发掘农业的前景……这位地地道道的淮南青年,正带着梦想,为家乡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