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刘更另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刘更另
Liu Gengling
(1929-- )
刘更另,又名刘赓麟,湖南省桃源县人。生于1929年2月15日。土壤与植物营养学家。
刘更另1948年于湖南省立第14中学毕业,后入国立武汉大学和国立中山大学并获奖学金。1952年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大学毕业后到1954年在河南农事实验场从事土壤肥料研究工作,并任土肥室负责人。1954年至1959年赴苏联就读于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生院,获1959年获副博士学位(后确认为博士)。1959年至197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曾任土壤肥料研究所土壤调查室、肥料室副主任、土肥所祁阳站站长。1970年至1980年在北京农业大学工作,在湖南祁阳县研究红壤改良,期间晋升为副教授。1978年至1981年兼任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83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1983年至1990年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兼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审组成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奖第三、四、五届地学部评审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农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土壤学报》第五、六、七届编委,《中国农业科学》第21~27卷主编,中国农学会、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营养学与肥料学会理事长。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和环境工程学部常委、副主任。
刘更另作为我国著名的土壤肥料和植物营养学家,学识丰富,思想开拓;治学严谨,勇于实践。他善于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地学与生物学的连接上发现和解决农业上许多重要问题。他非常重视在科学实验的第一线工作,先后在湖南祁县农村实验站工作28年,在冷水滩7年、在河北迁西14年,现仍在北京密云、湖南桃源山丘地区进行科学实验,并考察了武陵山、五岭山、罗霄山、峨眉山、燕山、太行山、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等山脉。他对山区开发,对南方红壤和低产水稻田改良,耕作制度改革,山丘区生态建设和农林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1982年以来,刘更另先后培养了10名博士,11名硕士,并指导2名博士后进行合作研究,他的学生大都成为国家研究单位的主要领导或科研骨干。他曾5次获得国家级奖励,8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发表科学专著和论文报告160多篇,主编《中国农业科学》7年,翻译了世界名著《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并主编了《中国有机肥料》等著作。
(高瑞霞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