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方中达
Fang Zhongda
(1916-- )
方中达,名达,字中达,祖籍江苏省武进县,出生在上海市。生于1916年5月22日。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
方中达于1936年考入金陵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学系。1940年大学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工作。1945年在清华大学考上公费出国留学生,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专攻植物病理学,194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金陵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农学院教授、植物病理教研组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植物病原生物研究室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他曾兼任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植物病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水稻白叶枯病研究组理事、国际植物病理学会中国理事等职。195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方中达专长于植物病源细菌学、植物细菌病害、水稻免疫生理,特别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较深的研究。他证实了水孔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苗期感染可以引起成株期的发病,种子是苗期感染的主要源。他初步探明了不同水稻品种的抗病机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20余篇,出版了《水稻白叶枯病》等专著。近年来,又在抗病品种选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的成果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他勇于开拓,在崎岖的科学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对应用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都获得了新的突破。在国内首次发现、鉴定、命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细菌、李氏禾条斑病菌、甘薯叶斑病细菌等六种植物病源细菌新种,其中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就由方中达于1958年定名。
方中达在精心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同时,认真培养硕士生博士生。他对研究生一贯坚持高标准,要求他们通过三年学习,既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又具有专门的科学理论;既能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又能胜任高等院校植物病理学教学工作。已获得硕士学位的66位毕业生,知识面广,理论基础扎实,论文质量也较高,已有6篇论文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方中达教授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还辛勤笔耕,著书立说,把自己积累的学识、经验和研究成果传给后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版了《普通植物病理学》、《治病研究法》、《普通植物病理学》(上、下册)等。
方中达教授在发展科学事业、促进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敬。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多次当选江苏省人大代表,多年受聘为江苏省农林技术评审委员会委员。
(李志民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