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程侃声
Cheng Kansheng
(1908-- )
程侃声,字鹤西,湖北省安陆县人。生于1908年3月。水稻种质资源学家、水稻育种栽培学家。
程侃声于1927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科,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3年后曾任职于河北省立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业改进所、云南开远植棉试验场等单位。1946年应聘为湖北省立农学院教授。1948年后历任云南开远裕云木棉场场长、云南省农业试验站站长、云南省农科所粮作系主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等职。1980年至1983年先后出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名誉院长。此外,他还曾兼任一些社会与学术职务。1987年,他被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光荣称号。其科研成果曾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多项国家级和部、省级奖励。
程侃声在开始工作的18年中,主要从事棉花、芝麻、黄麻、烟草、花生、甘蔗等的研究。1950年以后,他的研究对象转向水稻。他不仅培育出了应用于云南省各生态地区的水稻品种,而且在水稻光温反应型及亚洲稻的分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学术思想体系。他先后选育出多个适合于云南省各种不同气候特点的水稻优良品种。20世纪50年代末,他提出了"立体农业"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他在《适应"立体农业"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云南稻种》一文中,系统地将稻种类型与海拔高度联系起来,揭示了稻种资源在云南省的分布规律,其论点曾多次被中外学者引用。在对通用的分类方法进行评述以后,他提出了"种─亚种?生态群?生态型?栽培型?品种"的栽培植物分类建议,并提出了"籼亚种(早中籼群、晚籼群、冬稻群)→亚洲栽培稻←粳亚种(普通群、光壳群、爪哇群)"的体系。他应用杂交亲和力和"形态指数法"纠正了以往将长粒光壳稻与部分镰刀形长粒稻种误分为籼与粳的问题,明确了在印度次大陆亦有不少粳型品种,指出澳、非、美三洲的品种多为粳稻,扩大了粳稻育种的种质来源。在很长时期内,亚洲栽培稻的起源被研究栽培植物起源的权威瓦维洛夫定为印度。20世纪50年代,他撰文将云南水稻介绍给世人,引起人们的关注。在此后的几十年,他以更多、更具体的事实论证了云南可能是亚洲稻起源的北界。关于水稻起源的演化,他认为要着眼于全世界的稻区,只有对国外品种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才能真正揭示水稻起源之谜。20世纪60年代初,他参加了"中国水稻品种光温生态"课题的研究。他提出可通过杂交实现品种"三性重组",以培育出具有不同适应性的新品种,并得到实践的验证。
程侃声从事水稻品种资源研究几十年,从不对知识保守、对资料保密。他曾说过:"人不可没有自信,但不能自持"。他认为,在学科、专业日益分化而又互相交叉、渗透的今天,既需要持之以恒的专门研究,更需要集各家之长且能统揽全局。为此,他在坚持独立思考的同时,乐于听取他人建议、意见和批评,并真诚希望青年一代能快速成长。坚持不懈的实践、敏锐活跃的思维和一往无前的追求,构成了他勤于实践、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一生。
(刘建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