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侯光炯
Hou Guangjiong
(1905--1996)
侯光炯,字翼如,江苏省金山县(今属上海市)人。生于1905年5月9日,卒于1996年11月4日,享年91岁。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与创始人之一,中国农业土壤学的奠基人。
侯光炯于1924年7月入国立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攻读本科。1928年毕业并失业半年后回到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工作。1931年3月到国民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37年2月后历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主任、主任技师,江西省地质调查所主任等职。1942年初至1946年8月先后兼任四川大学、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川北大学的教授。1946年8月至1952年出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1948年始专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教授。1952年后历任西南农学院教授(1956年被评定为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名誉校长,并曾兼任西南农业科学研究所土壤肥料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农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土壤学会理事长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1960年、1984年和1989年,他分别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文教方面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和 "全国支农、扶贫、为农林生产服务先进个人";1985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还多次被评为省(部)、市及学校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
侯光炯早年矢志于科学救国,投身于农业科学。1935年7月,他出席了在英国牛津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土壤学大会,宣读了论文,首次向世界提出了"水稻土"这一特殊的土壤名称,创造性地提出了"水稻土水文层次分类"方法及其形成的三育(淹育、潴育、潜育)特征,使"水稻土"日后成为世界土壤科学工作者共同研究的课题之一。此外,他还首次向世界介绍了中国丰富的土壤资源。20世纪30年代,他开展了水稻土、红壤、黄土等农耕地土壤的研究,创造出土壤黏韧曲线的测定;50年代,他为发展中国的橡胶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世界橡胶种植史上的奇迹,其成果荣获国家科委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50年代中期,他带领有关人员开展了土壤肥力和农业土壤的研究,提出了"土壤生理性"的观点;为了揭开威廉斯的土壤肥力学说的奥秘,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将农民的"三看"(看天、看地、看庄稼)经验发展为"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受到国内外土壤学界的重视,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80年代,他与高惠民主编的中国第一部农业土壤学专著《中国农业土壤概论》问世; 关于土壤学理论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他认为土壤肥力理论是灵魂,农业高产是肉体,灵魂只有附在肉体上才有生命力。他不主张以大水大肥的手段获取农业高产,而提倡培养土壤自调能力。这一独到见地在不断得到完善,并逐步得到实现。
(刘建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