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熊大仕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熊大仕
Xiong Da shi
(1900--1987)
熊大仕,江西省南昌市人。生于1900年8月27日,卒于1987年3月17日,享年87岁。兽医学家、寄生虫学家、动物学家、兽医教育家,中国兽医寄生虫学奠基人,中国现代兽医教育先驱者之一。
熊大仕于1923年赴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兽医学院学习,1927年毕业,获兽医学博士学位。继又在该校理学院深造,1928年和1930年分别获得科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1930年回国后担任南开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兼代理系主任。1935年后担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技正兼畜牧兽医组主任,并兼任中央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教授等职。1946年至1949年出任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并先后兼任兽医系主任、农学院秘书长、代理院长。从1949年开始直至去世,他一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兼兽医系主任(1983年辞去系主任职务)。1949年至1956年,他还先后担任学校秘书长、总务长、科学研究部副主任等职。此外曾兼任一些社会与学术职务。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早在20世纪20年代,熊大仕就作为马属与反刍动物纤毛虫研究的先驱之一而著称于世,他的名字广泛见于各种原生动物研究的书籍中。20年代至30年代,是共生纤毛虫研究的兴盛时期,他的有关著作当时均居于世界的前列。就是在当代,他的名字、他的论述及所绘制的虫体图像,仍广泛见于多种原生动物的书籍中。20世纪40年代,他专心从事线虫学研究,其论述引起苏联学者的重视,并转载于苏联科学院编著的《线虫学基础》第七卷中。20世纪50年代,他对结节虫研究的论文,是中国研究结节虫最系统、最完整的文献。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领导了两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猪肾虫病研究,取得了从形态学、分类学、生活史到流行病学、病理学与防治等多方面一系列成果,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对鸡球虫病的研究,他是中国鸡球虫病研究的开拓者,所获成果对中国大规模养鸡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熊大仕在美国求学期间,就开始从事马寄生虫的研究。他在论述"马属动物结肠纤毛虫的研究"的论文中,首次将马属动物结肠纤毛虫修编归类,论述了25个属51个种,其中有3个新属和16个新种是由他鉴定、建立起来的。此成果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他与当时已闻名于寄生虫学界的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教授、苏联科学院院士、寄生虫学家多盖尔同为这一领域成绩卓著的著名学者,他的研究成果至今在国际上仍然受到重视和肯定。美国出版的多种原生动物学专著,都曾引用他的论述。他的研究,为解决中国家畜寄生虫病害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
熊大仕时刻关怀着中国兽医学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他于1986年慷慨地捐献了11 000余元的积蓄,用于发展兽医教育事业。同年,北京农业大学党委和校长决定,把这笔款设为熊大仕奖学金,用于奖励有志于兽医事业且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是中国现代兽医学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也是中国兽医学教育蓝图的设计大师。就在去世前两天,他还关心着兽医学院的各项工作。兽医学教育和科技事业占据着他整个心灵。
(刘建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