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施平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施平
Shi Ping
(1911-- )
施平,云南省大姚县人。生于1911年11月。原中共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的开拓者。
施平于1926年在昆明投身第一次大革命。1931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后转入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并于同年9月参加左翼文化同盟,任全国学联执委。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浙江云和县工委书记、庆元县县委书记。1941年至1945年任苏中区党委调研室副主任、主任,苏中第一地委民运部长。1946年至1949年历任中共南通县委副书记、书记兼县警卫团政委,中共苏北区党委青委书记、团委书记。1950年至1953年先后出任中共苏北区党委农工委副书记、华东团工委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青委副书记、华东团工委副书记、代书记等职。1953年10月至1960年1月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其间,1958年8月至1960年1月任代理校长。1956年5月至1960年1月任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1959年在"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中,受到错误的批判与组织处理,后甄别平反。1962年调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农村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文化大革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等职。
在北京农业大学工作期间,施平致力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团结、领导全校教职员工为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农业大学而奋斗,并取得显著进展:提出了建设北京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全面规划与实施计划;系统进行了教学改革工作;将苏联办好高等学校的经验介绍到学校;妥善处理了摩尔根遗传学与米丘林遗传学的争论问题。为了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在他的提议下,学校成立了研究部,与教务处和总务处相平行,他亲自兼任研究部主任,并聘请著名教授担任副主任,这在当时高等学校的组织机构的设置上是少有的。他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在此氛围里,55%的教师投入到学校的科研工作之中。学校还根据他的提议,筹备出版了《北京农业大学学报》,他为其写了《发刊词》。
施平在北京农业大学任职期间,1954年10月5日高等教育部发出了《关于重点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学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为全国重点学校,这是第一次公布的全国重点大学名单;1955年中国科学院公布了首批学部委员(院士)名单,北京农业大学著名教授戴芳澜、俞大绂和李连捷在其中;1956年高等教育部对中国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对全国一、二、三级教授进行了遴选、审批,北京农业大学有10名教授被评定为一级教授,11名教授被评定为二级教授,7名教授被评定为三级教授。1999年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编写《北京高等教育丛书》之《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开拓者》时,施平被列入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写成传记)。
施平来校之前,北京农业大学的校址问题是长期困扰学校的重大问题。他到校后,迁校问题又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他带领部分教师、干部以及苏联专家到城四郊寻找适合建校的地点。经过多次多地点的寻找、考察,最终将校址定在马连洼。从此,学校有了永久校址。今天,人们徜徉在校园中,不应忘记当年选此作为新校址的决策者们。
(杨滔、刘建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