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蒋丙然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蒋丙然
Jiang Bingran
(1883--1966)
蒋丙然,原名幼聪,字右沧,福建省闽侯县人。生于1883年9月2日,卒于1966年12月14日,享年83岁。气象学家、农业气象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先驱者与奠基人之一,中国近代天文、地震、地磁、海洋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气象学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
蒋丙然出身于书香之家,曾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物理科,受教于马相伯。毕业后官费赴比利时留学,主攻农业气象学,并获得博士学位。1913年夏,他应邀担任国民政府中央观象台技正、气象科科长、代理台长。1924年2月代表中央观象台接收日本管理的青岛测候所,并将该所更名为青岛观象台,他充任台长。1938年1月出任日伪时期沦陷区的"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教授兼主任,并于1943年7月至1945年8月担任院长(1944年8月兼任农业化学系主任)。1946年12月至1966年12月担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他是中国气象学会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之一,曾任中国气象学会副会长,并曾连任五届会长。他还曾历任中国天文学会副会长、国民政府教育部译名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他当选为国际海洋研究会台湾委员会委员。1958年被选为台湾气象学会首届会长和台湾天文学会首届理事长。此外,他还曾被聘为意大利气象学会名誉副会长和国际天文联合会委员。
蒋丙然作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诞生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中国天气预报的新纪元。1912年以前,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事业。1913年夏,他承担了创建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重任,制定了中国最早的观测规程和规章制度,并于1915年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气象观测场。同时,他全力以赴开展天气预报工作,亲自绘制了第一张中国人发布的天气图。1916年,中央观象台向社会正式发布天气预报。从此,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始了由中国人发布天气预报的历史,打破了由外国人操纵天气预报的局面。他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建设青岛观象台。经过14年的建设,该观象台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气象台之一,并成为当时全国气象观测与预报的中心台。他开始从事气象工作之时,气象科学在中国还是空白,"气象学"一词更鲜为人知,所以,他认为"欲求气象科学在中国发展,必先使人们具有此项常识"。为此,他积极撰写和翻译气象学著作与科普文章。1915年,《观象丛报》连续发表他写的《实用气象学》一书的全文,该书是最早一部由中国人编写的气象学专著。实业家张謇为该书作序到:"足以开气象学术之先河"。据不完全统计,他编、著、译的专著达20种,在国内30余种刊物上发表论文106篇。
除气象事业外,他还在天文、海洋、地震监测、地磁力观测等方面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
(刘建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