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农大之光
李石曾
发布日期:2012-01-09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网

李石曾
Li Shizeng
(1881--1973)
李石曾,名煜瀛,字以行,号扩武,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1881年5月29日,卒于1973年9月30日,享年92岁。国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创始人,中国近代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人物。
李石曾早年致力革命,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法国是他革命思想的发源地,亦是他开创中法文化、教育、科技、经济等事业交流的地点。在当今的中国,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了。
李石曾出生在北京南城绳匠胡同(又称丞相胡同)。其曾祖李殿图,清朝福建巡抚兼署浙闽总督;祖父李?通,清朝大学士;父亲李鸿藻,历任清朝帝师,工部、兵部、户部、礼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李石曾3岁时曾随其父入宫觐见慈禧太后,慈禧抚摸他的头顶说:"此子将来定成大器。"
李石曾于1902年赴法国留学,成为华人留法学生和华侨在法国创业的第一人。到达法国后,他先入蒙达顿莪农校学习。毕业后,又入巴斯德学院和巴黎大学攻读生物学和化学。留学后,他结交了当时的进步人士蔡元培、吴稚晖等。后来,他与蔡元培、吴稚晖、张人杰被称为国民党的"四大元老"。1906年,他又结识了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
李石曾是学农的,对大豆颇有研究。他用法文出版的《大豆》一书曾轰动一时,引起了西方人对豆制品的兴趣。
1915年,李石曾在巴黎发起成立了"留法勤工俭学会",从此,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正式开始,它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和百年留法史的新篇章。在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的推动下,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逐渐形成了全国规模的热潮。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的政治、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皆造就了大批的栋梁之材,如日后成为中国政界领袖及要员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卓越科学家严济慈、钱三强等,著名艺术家李健吾、常书鸿、潘玉良、林凤眠等。他早年为国家培植人才的创举,功不可没。他一生创办中外公益事业60余项,如中国农工银行、中法工商银行、上海及日内瓦中国国际图书馆、世界书局等,而他自己终生无一财产。
李石曾于1920年在北京创办了中法大学,任董事长。1924年1月后,他历任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连任至第六届)、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委员等职。1928年,他创办了中央研究院,并担任北平临时政治分会主席、国立北平大学校长、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参事。1929年,他创办了北平研究院,任院长;同年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31年6月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北平研究院院长、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职。1956年定居台湾。
关于李石曾任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之事,虽然他因故未能就职,但在此之前,他曾到校阐述其想法:"因农校关系重要,非有精密之计划,万难草率就职。"此后,他曾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建立中国农业;第二,成立中国农学;第三,辅助中国农民。
(刘建平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