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杨向中的妻子田秀春在康州大学“杨向中路”(Jerry Yang RD)路牌前
一个多月前,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董事会做出决定:将校内最为繁华的一条道路,命名为“杨向中路”("Jerry Yang RD",杨向中英文名字为"Jerry Yang"),以此纪念该校著名华裔科学家、“克隆牛之父”杨向中。11月17日上午,该校树起了“杨向中路”路牌。日前,记者通过杨向中的妻子、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再生生物学中心副主任田秀春证实了此事。
他从魏县农村走向世界生物科学之巅
1999年,杨向中和他的团队利用从一头13岁高龄母牛耳朵上取出的细胞,克隆出了小牛“艾米”,这是美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头克隆牛。此后,杨向中又利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克隆出6头牛犊,成活4头。2001年,杨向中的克隆牛通过自然繁殖,产下健康牛犊。2004年,杨向中二代克隆牛实验获得成功,这也是世界上大动物再克隆实验的首个成功案例。杨向中被国际生物学界誉为“克隆牛之父”。
他将世界目光引向崛起的中国科技
杨向中非常关注中国生物科学的发展。他看到世界一流科研杂志《自然》《科学》《细胞》等极少发表来自中国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杂志对中国学者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缺乏了解。他主动与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沟通,终于促成由《自然》杂志主编率领数位编辑在内的代表团访华。在杨向中的推动下,2003年12月,《自然》杂志推出了中文版《中国之声》特刊,介绍中国科研情况。2004年3月11日,《自然》杂志推出了中文版《中国之声》Ⅱ。两辑特刊将世界的目光引向崛起的中国科技。
铭记在中美两国大地上的名字
杨向中在克隆方面取得的成就,无疑使康涅狄格州大学在世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声名鹊起。据他的妻子,也是他的科研伙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再生生物学中心副主任田秀春介绍,杨向中去世后,学校一直在宣传他的事迹。康涅狄格大学新任校长Susan Herbst在听了杨向中的事迹后,一直不能忘怀,就在上个月,Susan Herbst校长向校董事会提议,将学校一条尚未命名的路命名为“杨向中路”("Jerry Yang RD")。
校友简介:
杨向中,河北省魏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硕士学位,主修生理学。1990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博士学位,主修胚胎生理学。生前曾任美国康州大学再生生物学中心主任、动物科学系教授,再生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创建人。是再生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创建人,在大动物克隆,克隆的分子机理,早期胚胎发育,转基因动物等领域具有卓越成就。所主持课题的科研经费为每年100多万美元。
曾在《自然》、《自然-遗传》、《PNAS》等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各类全国及国际性学术会议上讲演、展讲及大会主讲100余次。曾被邀请至10余个国家的数十所大学及研究所讲学,如英国、意大利、爱尔兰、日本、巴西、匈牙利等。任10余家国际学术杂志,包括《美国科学院文集(PNAS)》、《自然》、《生殖生理杂志(BOR)》等编委。担任国际胚胎科技学会优秀论文评委。曾数十次在国际学术大会上担任特邀主讲,曾担任转基因药用蛋白质生产国际研讨会大会和首届新英格兰再生生物医学研讨会主席和主讲。担任中国数所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荣誉教授、特约研究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山大学等)。
社会职务包括美国"中国桥基金会"总裁,旅美专家教授联合会主席,中国旅美农学会理事长、首任主席,美国80-20亚裔促进会理事,中国科学院首批海外评审专家,中国中长期科技战略规划顾问,国务院杨陵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顾问,中国科技部技术发展中心顾问,中国农业部科技顾问、北京市海外咨询委员、北京市生命科学研究所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美国校友会会长等。
主要奖励及荣誉有康州大学特别成就奖、康州大学校长杰出科研奖、美国亚裔协会亚裔成就奖,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杰出科研奖和康州参众两院嘉奖。两次获国际胚胎移植学会优秀论文奖(一等奖及二等奖各一次,担任指导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