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足迹:
品牌活动
【2018校友子女夏令营心语】农小宝篇
发布日期:2018-08-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校友会

我在农大的生活

文 戴宇轩(湖南)

第一天,七月十六日,暴雨。

那天雨下的很大。

据说北京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雨了。下午两点抵达北京,我没有直接奔向农大,而是选择了去人大附中。因为人大附中里有我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一个曾经是同班同学、如今转到人大附读书的老朋友,一起在人大附边上的新中关购物中心里晃荡了老半天,聊着些没有什么营养的废话,最后还一起吃了顿饭。


没有想到这么一拖,加上交通堵塞,我竟然在九点多才走进农大,找到我的班级以及寝室。穿着湿漉漉的衣服,我有些疲惫,问好注意事项,由于是第一次住除了军训之外的宿舍,我并不是很能解决自理问题,于是我在舍友们的帮助下才铺好了铺盖。没有想到和舍友们稍稍熟悉了一下我就开始犯困了。估计是六个小时的车程带来的影响吧。


一起聊了聊天,打打游戏,四个人之间的距离瞬间就拉近了。稍后,大家整理了一会内务,就一起洗洗睡了。


第一天看似就这样草草收场。实际上,起初是因为可以见到老朋友,我才下定决心来北京,但是最后,我知道我的那三个室友,无论是在夏令营还是在遥远的未来,都会是我的好兄弟好朋友。

这将是我终生的财富。

 

第二天,七月十七日,暴雨转晴。

早上举行了分营开营仪式,可惜我对这些东西实在不是很感冒,也没有细听,悄悄地在一旁打了个盹。只是记得还有不少台湾同胞参加,其余的就不大有印象了。


上午依旧是一反常态的天气,北京是个很干燥的城市,我倒是很好奇这片天空如何汇集了如此多的水汽!在参观了工学院里的各种机械设备之后,由于大雨,接下来的行程无法继续,咱们赵宇琦赵大班主任大手一挥,豪迈放言道:“大家回寝算了!”在刚刚结束了欣赏钢铁艺术的我们,秉着第一个到场的四人的优秀传统,决定做第一个回寝的四人,硬是靠着两把小伞走回了宿舍。一路苦不堪言,一把小伞两个大汉,衣服裤子鞋子袜子……几乎是全部湿透。好不容易进了宿舍的大门,湿滑的地面还给可怜的福建小哥,我们的小王同学(后简称小王)开了个玩笑——和他的脸部来了个亲密接触。


不过很快,咱们四也在手机的世界里找到了安慰。


下午天气晴朗了不少,我们三营十一班拍了合照。拍照的人是个很有意思的台湾人,一口特别有意思的口音,说话也特别幽默风趣,拍照技术也十分的好。然后就是很有意义的讲座,让人受益匪浅。


晚饭,我们夏令营霸占了整整一个食堂来聚餐,代价则是每个人的卡里都消失了五十块钱。不得不说,食堂的掌勺大师们费劲心思,给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都准备了合胃口的饭菜。


夜晚,则是很有意思的“社团之夜”,虽然农大的社团远没有我们雅礼中学六十几个大社那样多,但从中我也看到了大学生不同于学习研究的活泼一面。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我帮咱寝室换来了不少零食。

也许,零食才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呢?

 

第三天,七月十八日,晴。

终于终于,天气晴朗了。可是我们山东小哥——老毛同志(后简称老毛),由于不知道北京天气的反常,带的唯一一双鞋,也被昨天的暴雨淋湿了。(当然他后面偷偷跑出去买了一双)。


然而今天的活动,却是让我们激动了好久,特别是我们寝室最为独特的新疆大汉,西尔艾力·马合木提(后简称艾力)。这个活动,就是观看酿酒过程并参观酒窖。因为艾力高二,在新疆经常喝酒,今天来的时候甚至想品尝下北京高校研究出来的酒有什么不同。可惜后面明确说了不能喝酒,让我们班想比比酒量的毛头小子们丧气不已。


到了下午,又是一个吸引人眼球的活动,那就是VR体验。VR这东西我们都听说过,可是真正使用并了解其原理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我们也是睁大了眼睛去观察与学习。大家在模拟游戏机前玩的不亦乐乎,有的人似乎忘记了来这里的初衷,比如说,我。在天生的游戏天赋的帮助下,我大概弄清楚了这个游戏可以取巧的部分,在连赢了几把之后,我彻底对这个比较初级的游戏丧失了兴趣。当然,拼接VR眼镜也是很有意思的活动,只可惜我空有成品,却无法通过手机观看我自己想看的VR视频。只好抱着“金贵”的纸盒,回到寝室。

晚上,我们是自由活动,所以没什么东西可说,在此干脆不提。

 

第四天,七月十九日,晴转阴。

早上,我们竟然听了一堂结构力学课!身为物理的死忠粉,对于这些东西我有着极大的兴趣。虽然退出了伟大的物理竞赛组,可是任何锻炼能力的机会我也是不会放过的!


在老师讲述完物理课之后,我们开始拼接机器人了。第一个机器人是一个仿真的蜘蛛,八只半透明的淡紫色蛛腿有着漂亮的弧度,一对一对的蛛腿交错运作,带动整架机器走动起来。更令我惊喜的是,这个蜘蛛可以送给我们留作纪念。下午,第一个拼接的是小型X型无人机,拥有四个机翼以及螺旋桨。但是由于机翼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极易伤人,所以这件物品是不允许试飞的。而且由于它的危险性,这架无人机不可以送给我们。这倒是可以理解,毕竟伤了人的话学校也是要负责的。


接下来的,就是战斗型机器人了。与其说是机器人,不如说是一辆车,这外形和人半点关系都没有。这个机器人明显要更加高级,它的控制电路板过大以至于要暴露在机械外面。也是由于这巨大的电路板,它有十种指令可以运行,从而进行不同的动作。它还配备有音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以及探测器,这样它在遇上障碍物的时候可以避免很大一部分碰撞。当然,除了音响里发出的炮火轰鸣声,我实在没有看出来这机器人和战斗有什么关系。但这台机器人的配置确实很高,可能正是由于机器过于昂贵,学校也没有将其赠送于我们。


天有不测风云,四、五点的时候,北京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这让晚上的篮球赛泡汤了。可惜了我之前辛辛苦苦的练习,还专门找了队友练习配合,一点的小雨就完美地浇熄了我心中的火焰。

整个晚上我都郁闷得很。

 

第五天,七月二十日,晴。

今天一天都不会待在东校区。一大清早的我们就要坐车前往农大西校区,西校区历史长于东校区,可能是由于地段以及学院迁移的原因,目前东校区发展得比西校区要好。不过不管怎么说,西校区依旧是农大的大本营,今天我们去,就是为了西校区大名鼎鼎的生物学院!


我们先是参观了饲料博物馆,经管博物馆建设得富丽堂皇,化学药品刺鼻的气味依旧弥漫在这里的空气当中。不过,刚刚学完了一点点浅薄的有机化学的我,正好对这些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物质感兴趣。这些物质五颜六色,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比比皆是,有许许多多的物质连名字都让人目瞪口呆。


之后,一位学历惊人的年轻大师为我们讲课。他讲的东西并不是特别深奥,但总是能引申进入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或许,大师们和我们这些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眼睛更加锐利,可以在普通的现象里发现未解之谜,并且有足够的耐心去完成。


中午我们第一次在西校区的食堂里吃饭,饭有点小贵,但还是不错的。午休只能在车上进行了,条件还是很艰苦的。更加可怕的是,在大概一点半的时候,我们到达了上庄实验站。可怜的孩子们呐!一个个在田边的小路上晒得头昏脑涨,汗水像是不要钱一样的流淌,眼睛里能感觉到的全是被汗水浸湿后的酸涩,以及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后的疲惫感。老教授饶有兴趣地站在路边,细致地讲解着实验站里进行的各个项目以及其意义所在。似乎是习惯了这惊人的热度,老教授即使顶着烈日,讲解了一个小时,头上也只是一层细汗。厉害的是,讲了这么久,他竟然一口水也没有喝!


其实我们这里有不少人是习惯高温的。只是我们南方人觉得这是干热,不习惯;一帮新疆汉子又觉得这是湿热,也不习惯;北京的本地人呢,难得遇上这么热的天。总之,没有人可以忍受这万恶的天气。


接下来的活动更加可怕。

因为,我们要进大棚!听到了这个消息,我们甚至开始盼望前几天那猛烈的暴雨来临。但是上庄的天空艳阳高照,万里无云,一片蓝色,没有半点水汽。我们又开始抱怨这难得一见的北京蓝。


在苦熬到精神涣散的时候,活动总算是告一段落了。大家像疯了一样奔向实验站,忙着吹空调。结果冷风一吹,大家都难受起来。

好不容易熬完了这一切,我连吃饭的胃口都没有了,听说晚上要去鸟巢、水立方,我对这两地熟悉得不得了,干脆回寝休息。

这天晚上,我几乎是昏睡过去的。

 

第六天,七月二十一日,晴。

今天我们将要去国家博物馆。我爸告诉我说我八岁的时候去过。不过我反正是一点印象也没有。刚刚下车,我们一群学生就几乎被人海淹没。还没有看国家博物馆的影子时,我们就已经在拥挤中汗流浃背。


总算看到了!这座建筑还真是气派,结合了很多种建筑流派的风格。当然,最令我们高兴的还是从见过的大功率空调,冷气惊人的吹到了门之外五六米的地方还保持着低于室温三四度的效果。刚刚走进,一幅又一幅巨大的画就悬挂在墙壁上,我向上望去,很难看出画顶部的样子。这里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精品,比如说瓷器、字帖什么什么的。这些东西承载着我们民族的文化,他们无声地宣告着我们古老祖先的荣光,似乎在鞭策着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去努力奋斗。


下午我们在排练节目。虽然实在是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表演的,我们班这群人也只是像模像样的搞了个形式主义,一个小时几乎就在瞎玩中过去了。三点的时候,我决定去征服农大的篮球场,也为了抒发没能打比赛的怒气,我一口气打了三个小时的球,打赢了不少场,最后饭也没吃,就急匆匆的回寝洗澡,然后参加结营仪式。


今天晚上,小王就要走了。他是我们班第一个走的。


那天夜里,我们剩下的三个人都安静得不像话。小王的铺位空了,我们少了一个说话永远糯糯的朋友,我们四,少了一个,就已然不再完整。


其实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我们一伙人,就这样,即将落幕。

 

第七天,七月二十二日,晴。

这是终章。

一大清早,我和艾力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平时一直起床最晚的老毛,却已经在默默地收拾行李了。我一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我们四个人的玩笑打闹,并没有出现在我的文章里,但它却是我这七天里最能让我感动的记忆。


八点,我一个人送老毛离去。艾力缩在被窝里不愿意面对分离,小王也在昨天夜里踏上归程,这种时候,只有我一个人了。


走到校门口的时候,老毛背着大包小包看着我,眼睛里没有多余的情绪。我知道我也一定是这样——我们的友谊如同冷风清酒,它没有那么浓烈,也没有那么动人,更谈不上惊天动地,但正如先人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知道,这样的友谊,保持了距离,因此它永远不会腻,它会像冷风,吹过后只会让你清凉;它会像清酒,喝下后只会让你酣爽。


送走老毛之后,我开始在小卖部狂刷卡,毕竟卡里还有一百来块钱,不花掉实在是不甘心啊!想必小卖部那个小姐姐看着我满脸抱怨钱用不完的表情内心也是一万个不爽吧。

十点半,把卡和钥匙交给了赵班以及熊辅导员之后,我深情地向她俩告别。带上清好了的行李,和艾力告别后,我带着遗憾,也带着微笑,以英雄式的转身,宣告着我的离去。我知道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色,但我同样知道,我是我自己生命里的主角,我不会轻易地放低我自己的姿态。


我毅然踏上了去往北京西站的路程。

 

后记

以上诸文均来自于我的日记。

回来之后,记忆已经有点模糊。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完成这样一篇具有深刻意义的文章。我已经很久没有写这样长的文章了,几乎高中之后的所写的文章都是为了应试,一次又一次重复一样的套路。


但它不一样。


它是我想了很久的一篇心血,最后决定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我的文笔很一般,也许是被打磨过了许多次,也因为曾经作文别具一格却在分数上碰得头破血流,所以如今就变成了这番乖巧而死板的模样。


不过,不管怎么说,真情实感这四个大字,我确实是做到了。每每看到这些文字,我总能从中看到一场场景象。它像是一幅字,以龙飞凤舞的态势告诉我,你还有这么多的朋友,他们曾在你的生命中出现过,可能也消失过,但他们一直都在。所以你永远都不要怕,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原谅我的文字里只出现了寥寥数人。其实大家都知道,专项营四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冗长的、鲜活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娓娓道来。可是故事再长,也终将有落幕之时。好比我们的分离,好比这篇我费心费力写下的文章。


在来北京之前,我是没有微信号的。因为微信支付实在是比刷银行卡方便得多,所以就创了个微信号,还在里面塞了四百块钱。可是到了现在,我们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微信群就成了我们唯一的交流方式。我不得不感谢它,感谢它一直做我们天南海北的一群人之间的信使,就像穿着飞鞋的赫尔墨斯。我希望,我们的群,永远都不要废除,就像我口语老师在离开时说的:“这个QQ,我们美国是不用的。但是为了你们,我会每天查看一次,直到我七十岁甚至更老。到了那个时候,我或许已经拿不起手机,看不清屏幕,所以在那个时候,请原谅我不再回复你们的消息。”


这个微信群,我也一样希望它能有这样长的生命。


在最后的最后,我想送给我们专项营四班,以及所有看到了这篇写得极其拙劣的文章的朋友一句话,这句话是我当年还在看小言时看到的,那就是:“万事胜意。”它的意思是说,我祝你,在做所有事情的时候,都要比你所希望的,更好一点。


也许,我的祝福很简单,显得有些仓促,但细细品味的话,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理解我写下这么洋洋洒洒五千字的初衷。它不仅是为我而写,更是为了一种思想,一种精神。

它代表了我最最美好的祝愿。


我与农大的初见

文 李坤皖(四川)

还记得7月16日的下午,我拖着大大的行李箱刚从六道口地铁站B口走出,便迎上了专门来接我的赵班甜甜的笑容。那时我便知道,我与农大结下了不解之缘。赵班是位十分可爱的小姐姐。她带领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听讲座,在北京如此炎热的天气下,她仍然辛苦的跑前跑后,与熊辅导员一起帮助发水、提物资,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在这里先给两位可爱的小姐姐点个赞!


在农大的七天里,我听了许许多多的讲座,无论是讲如何酿制葡萄酒还是生命与科学的奥秘,都使我受益匪浅。每一位讲课的老师都十分的专业,他们用他们的专业素养打动了我们,并且向我们展示了农大老师的风采。在听讲座的同时,我不仅见识了在高中科目中无论如何也学不到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且也在内心悄悄定下了未来的理想专业呢!


在农大的七天里,我也参加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活动与“手工课”,我还清楚的记得,我们的第一次培养动手能力是拼一个小机器人。因为我一直不擅长拼接、组装类的活动,所以在这课堂中我花了将近别人两倍的时间才将我负责的部分拼接完成。在第一次惨败的经历后,第二次组装无人机和坦克,我汲取了前面的经验与教训,较快地完成了任务。无论是锻炼动手能力的组装课程,还是训练观察与分析的土木结构设计,农大别出心裁的课程设计都让大家眼前一亮。


在农大的七天里,我收获了许许多多的知识与友谊,热烈与美好。七天太短,短到我还不能深切体会到农大的内秀与风采。在未来的日子里,我无比的期待与农大再次擦出绚丽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