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方校友工作主要内容及要求
各地校友会(组织)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宪法和法律法规范围内,按照上级关于社团组织的相关要求、地方校友会章程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地方校友组织建设管理暂行规定》(附件1)等开展工作,以“服务国家、服务母校、服务校友”为宗旨,主动接受学校的监督和指导,广泛吸纳、密切联系、主动服务校友,自主创新开展活动,为校友搭建交流、沟通、合作平台,团结凝聚校友,增强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友之家,构建母校和校友发展共同体,以实际行动践行母校“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助推母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走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为农业强国、教育强国作出更大更多贡献。
地方校友会的主要工作及要求具体如下:
1.积极创造条件在当地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注册,并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工作;
2.规范校友会理事会的组成与管理,按照校友会章程和《中国农业大学地方校友组织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配齐配强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换届,结果报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备案。
3.积极物色热爱母校、热心公益、服务校友、乐于奉献、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校友凝聚力的本地校友(主要在本地工作生活)充实校友会理事会,统筹兼顾年龄、职业、学院(学科)等相关因素,形成合理梯队。
4.校友会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审议年度工作总结及财务报告,通报重大事项,涉及理事会人员中期调整变更的,及时报校友工作办公室备案。
5.完善校友联络体系,搭建校友联络平台。鼓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校友会建立健全覆盖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各地(市)的校友联系网络。除省会城市外,应在具备条件的其他地(市)或片区建立地(市)/片区校友会/校友群。建立链接所在区域(省/直辖市/自治区)内的校友联系人网络,广泛开展校友联络,建立校友微信群(QQ群),安排专人日常对接管理,制定微信群管理规定,规范做好校友会各微信群的管理工作。
6.主动联系校友,做好会员信息统计和维护,保证会员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安全,特别是更新完善重点校友信息数据,并在每年末,以“地方校友会名称+重点校友数据”为邮件主题,将地方校友会重点校友信息表(附件2,其中参照上一年度数据,修改及新增数据应予以标注)发送至校友办邮箱(alumni@cau.edu.cn)。
7.建立理事会走访校友/校友企业或其他地方校友会机制,形成由走访前准备、实施走访、走访后新闻宣传等完善的走访程序:(1)确定走访主题(看望慰问、洽谈合作);(2)确定走访人员,其中重点校友及重点校友企业(上市企业或行业龙头)提前报校友工作办公室;(3)明确走访分工及实施走访;(4)走访复盘,形成总结材料、新闻稿件;(5)新闻稿件及时报校友工作办公室,并同时在地方校友会进行报道宣传,必要时联系社会媒体进行报道。
8.建立专用的宣传媒体(公众号/视频号/网站等),选聘通讯员,及时报道校友参与的活动并报送宣传材料至校友办。
9.搭建校友交流平台,积极打造地方校友会特色品牌活动,团结凝聚校友。如举办校友讲座、专题分享会、兴趣爱好活动、年会、论坛等。
10.积极参与承办学校层面校友活动,主要包括三个重点时段+三项品牌活动。
10.1三个重点时段
第一个重点时段:招生季,时间为每年3月至6月
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优质生源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支撑。2023年,为助力学校本科生源质量提升行动,校友办链接学院、地方校友会,打造“学院+地方校友会”结对模式,由负责联系各省招生工作的学院在各项招生工作中与各地方校友会深度融合,一方面结对地方的校友们成为母校吸引优质生源的招生宣传员,另一方面结对学院成为学校在各地的“驻地办”和各地在母校的“驻京办”,取得了良好效果。
各地校友会在院地结对助力母校招生宣传工作中,通过凝聚校友力量,发动校友利用地区资源优势,联系所在地教育部门、重点中学,配合学院开展走访中学、科普宣讲、驻地咨询等招生宣传工作。
第二个重点时段:毕业-开学季,时间为每年5月至8月
(1)结合校友工作办公室开展的“新校友迎接日”活动,通过查看申请人“稼缘社区”个人注册页面或学历学位证书,核实校友身份,吸纳毕业生新校友加入地方校友会和校友会微信群。
(2)根据学校招生录取情况,组织召开“迎新送新”座谈会,为新校友答疑解惑,提供帮助,为新考入母校的学子送去农大校友的温暖。
第三个重点时段:校庆日(10月16日),时间为每年9月至10月
(1)加入校庆主题元素,组织策划校友活动,为学校校庆日预热。
(2)组织校友拍摄校庆祝福视频,并将视频以“地方校友会名称+校庆日祝福”为邮件主题发送至校友办邮箱(alumni@cau.edu.cn)。
(3)积极转发学校举办的校庆日系列活动,并引导组织校友积极参与。
10.2三项品牌活动
10.2.1寻访校友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寻访校友”活动是校友工作办公室自2015年以来以学校110周年校庆为契机,每年与校团委共同组织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走访/线上采访各行各业优秀校友代表。由参与项目的同学采写的优秀校友专访稿,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校友故事”专栏、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通讯》刊载,在师生校友中取得较大反响,部分优秀稿件已结集出版《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两部。
寻访校友活动以每年暑假集中采访为主、全年常规化采访为辅结合进行,目前已形成地方校友会、学院、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其中,地方校友会、学院推荐待寻访校友,校友办面向全校学生发布招募通知、开展选拔与专题培训、组织实施项目活动、进行评优表彰等。
各地校友会可结合自身特色和需要,填写寻访校友推荐表(附件3),以“地方校友会名称+寻访校友推荐表”为邮件主题发送至校友办邮箱(alumni@cau.edu.cn)一起参与活动(全年均可推荐)。
10.2.2 CAU笑有惠活动
校友产品校友尝,校友事业校友帮。为了打造校友与校友企业的共乐共赢平台,为校友创造价值、助力校友发展,依托“稼缘社区”,校友工作办公室开展“CAU笑有惠”活动,以“抽奖/兑换等+提供奖品”的方式向校友们推介校友产品、介绍校友企业,各地校友会可以填写笑有惠入驻信息表(附件4),以“地方校友会名称+笑有惠”为邮件主题发送至校友办邮箱(alumni@cau.edu.cn),通过参与活动,与校友企业共谋发展。
10.2.3校友子女夏令营
为使校友子女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农业大学及大学学习生活,帮助校友子女开拓视野、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学校及团委、招办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自2016年来,“校友子女夏令营”得以在每年暑期举办。
各地校友会根据校友办发布的校友子女夏令营招募营员的通知,组织本地区校友报名活动,并按时将推荐校友子女(农小宝)报名信息表发送至校友办邮箱(alumni@cau.edu.cn)。
11.积极向校友推广或组织校友注册中国农业大学校友实名制信息服务平台“稼缘社区”(微信小程序搜索“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或在“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号”下点击左下角进入),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使用“稼缘社区”开展活动或进行校友身份甄别等。
12.加强与各地校友会之间的交流,必要时联合开展活动。
13.整合校友资源,服务学校产学研用落地,助力学校访企拓岗、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开展。
14.对接地方资源,助力学校/学院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
15.组织、动员当地校友参与支持母校事业发展的各项捐赠项目。
16.积极参与《校友通讯》《校友月报》等编辑工作,按要求投稿,并以“校友通讯/校友月报+地方校友会名称”为邮件主题发至校友办邮箱(alumni@cau.edu.cn)。
17.团结凝聚校友,为校友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促进校友不断进步发展,打造温馨团结的校友之家。
二、地方校友工作自查自评细则及标准
校友组织名称 | 自评分 | 备注 | ||
自查内容 | 自查细则 | 满分 | ||
(一)校友工作体系与组织建设(30分) | 1.积极推动地方校友组织在当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 6 | 已经登记注册直接得6分,积极推动得3分。 | |
2.理事会组成符合《中国农业大学地方校友组织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要求,根据规定及时开展换届工作。 | 6 | 理事会构成不合理扣2分、不及时换届扣2分、不按要求备案扣2分。 | ||
3.每年召开至少两次理事会研究部署本组织校友工作。 | 4 | 召开1次得2分。 | ||
4.参照当地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的管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工作机制制度。 | 4 | 有主要工作机制制度得4分。 | ||
5.配备兼(专)职校友工作人员如宣传员、通讯员等,做好日常校友工作。如有人员变更,及时报校友办备案。 | 4 | 有专人得4分,未及时报备变更扣2分 | ||
6.广泛加强校友联络,建立链接下辖所有区域的校友联系人微信群(总群),建立下辖各地(市)校友微信群,安排专人日常对接管理,制定微信群管理规定,规范做好校友会各个微信群的管理工作。 | 6 | 建有总群得2分,有各地(市)微信群得2分,制定群规、有专人管理各得1分。 | ||
(二)校友工作开展情况(70分) | 1.做好会员信息统计和维护,保证会员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安全,特别是更新完善重点校友信息数据等,并及时报送至校友办。 | 6 | 及时更新维护校友数据得2分,有重点校友信息库、及时报送各得2分。 | |
2.有专用的宣传渠道(公众号/视频号/网站等),及时报道校友活动并报送宣传材料至校友办。 | 3 | 有渠道得1分,及时报道得1分,及时报送得1分。 | ||
3.理事会积极走访校友/校友企业或其他地方校友会,加强互动联系。 | 4 | 走访1次得2分。 | ||
4.组织校友参与母校招生(宣传)季工作情况。 | 4 | 积极参与得4分。 | ||
5.组织校友参与毕业开学季活动情况。 | 6 | 积极吸纳新校友得2分,有迎新、送新活动各得2分。 | ||
6.组织校友策划地方校友会校庆日活动和参与学校校庆日活动情况。 | 6 | 举办校庆日活动得3分,拍摄祝福视频得1分,参与学校校庆日活动得2分。 | ||
7.推荐校友参与寻访校友活动情况。 | 2 | 参与推荐寻访对象得2分。 | ||
8.参与CAU笑有惠情况。 | 4 | 每推荐1次校友产品得2分。 | ||
9.参与校友子女夏令营活动情况。 | 2 | 组织推荐校友子女参加得2分。 | ||
10.参与学校校友讲堂/教授讲堂情况。 | 3 | 承办/协办1次得3分,参与1次(如推荐校友讲堂人选)得2分 | ||
11.搭建校友交流平台,策划组织地方品牌校友活动,如年会、论坛、校友讲座(知识分享、行业交流)等。 | 6 | 组织1次活动得2分。 | ||
12.向校友推广注册或使用“稼缘社区”情况 | 3 | 向校友推广/组织注册得1分;使用“稼缘社区”平台组织活动报名等,每次得1分,最高得2分。 | ||
13.及时将学校校友活动转发分享给当地校友,并号召校友积极参与。 | 2 | 积极转发得2分。 | ||
14.引入校友资源为学校/学院的发展牵线搭桥,实现校地合作、校企合作。 | 5 | 有牵线搭桥得5分。 | ||
15.积极组织校友为学校捐赠,支持学校建设发展,形成校友捐赠文化。 | 4 | 有捐赠得4分。 | ||
16.积极组织校友或校友企业助力学校就业工作。 | 4 | 助力1次得2分。 | ||
17.积极向校友办《校友通讯》、《校友月报》、微信公众号、《校友风采录》等投稿。 | 4 | 投稿1次得1分。 | ||
18.其他校友工作。如团结校友力量帮助困难校友等。 | 2 | 有1项得1分。 | ||
总分 | - | 100 |
填写说明:建议以每年度为周期进行自评。
校友工作办公室地方校友工作联络人:
荆彦婷 010-62737935
附件:
校友工作办公室
2024年6月